詳情描述
廣州山月貨架,名創(chuàng)貨架,哎呀呀貨架
五年來,方寸講臺間,300多場次的講座,見證了學者名家們博學多思的身影。講座作為文化服務的一種方式,它的功能是有限的;但講座作為文化傳播的一種重要形式,它的延伸服務又是可以充分開掘的。如今的武漢,建設文化城市的目標正在興起,講座的有限資源為“文化消費”創(chuàng)造了更多無限的空間。
武漢圖書館的名家論壇可追溯到2003年,早開辦是基于提升城市文化品味,著力搭建了一個市民共享文化的重要平臺。在初步的試探和發(fā)展后,“名家論壇”于2007年5月進行了改版,與武漢市委宣傳部市社科院市文化局,以及武漢教育電視臺、武漢晚報社等各部門媒體統(tǒng)籌配合開展講座,其文化輻射力度較之前得到了更充分的發(fā)揮。
論壇每周舉辦一期,早凸顯人文史哲、弘揚國學、回顧歷史,注重精神文化的傳承性與各種文化的融合性。不同的講座主題被名家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詮釋,不同層次的聽眾均能在這一文化的階梯上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,名家論壇也被聽眾冠以雅號為武漢“群英會”。據(jù)論壇負責人介紹,所約請的主講嘉賓均為各領域的知名專家與學者,聽眾參與熱情極高,每場爆滿的情況下,領票的隊伍常常繞館數(shù)周。無法進入會場的聽眾雖只能在廣場上的電子顯示屏、和其他學術活動室等講座分會場觀摩,卻絲毫不減熱情。無論是互聯(lián)網(wǎng)還是電視媒體,武漢圖書館的講座資訊都能在第一時間內(nèi)傳播出去,通過網(wǎng)絡及電視受益的聽眾不計其數(shù)。
在武漢市社會科學各界、高等學府和科研機構(gòu)的共同聯(lián)合下,名家論壇真正實現(xiàn)了“無墻大學”的科教功能。已成為品牌的名家論壇正不遺余力地推動華中地區(qū)文化輻射的深度和廣度。
學術通俗化帶給民眾的不僅是精神上的收獲,更是文化消費觀念的革新。在假期,除了娛樂和休閑的物質(zhì)活動,去圖書館聽一場講座,也逐漸成為武漢市民樹立了全新的“文化”消費觀念。